近日,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“十三五”規劃2020年度項目評審結果在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網站上公示,我校共有29個項目獲擬立項。具體信息如下:
 
  
   
    | 序號 | 項目名稱 | 學科分類 | 負責人 | 所在單位 | 
   
    | 1 | 工業遺產建筑再設計的文化場域研究 | 藝術學 | 李逸斐 | 藝術學部 | 
   
    | 2 | 粵港澳大灣區戲劇產業集聚研究 | 藝術學 | 陳仕國 | 藝術學部 | 
   
    | 3 | 量化詞習得的語料庫研究 | 外國語言學 | 鄧湘君 | 外國語學院 | 
   
    | 4 | 世界典型灣區語言政策與規劃比較研究 | 外國語言學 | 魏欣 | 外國語學院 | 
   
    | 5 | “用外語講好中國故事”能力培養與敘事教學模式建構研究 | 教育學 | 李曉博 | 外國語學院 | 
   
    | 6 | 深圳市城市更新背景下城中村改造的過程機制與滿意度評價 | 管理學 | 賴亞妮 | 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 | 
   
    | 7 | 建筑廢棄物再生建材負面態度的產生機制及轉變策略研究:信息認知加工視角 | 管理學 | 李景茹 | 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 | 
   
    | 8 | 超重/肥胖青少年高強度間歇訓練運動處方應用研究 | 體育學 | 曹甍 | 體育部 | 
   
    | 9 | 地攤經濟背景下流動攤販的生存樣態及獲得感提升研究 | 社會學人口學人類學(含民族學、宗教學) | 龔紫鈺 | 深圳大學文科學報 | 
   
    | 10 | 北宋士大夫燈史撰作研究 | 哲學 | 李曈 | 人文學院 | 
   
    | 11 | 《粵謳》語法特點研究 | 中國語言學 | 朱嫣紅 | 人文學院 | 
   
    | 12 | 海外“中國文學非虛構傳統”論的生成、流布及影響 | 中國文學 | 沈一帆 | 人文學院 | 
   
    | 13 | 當代實踐論美學視域下的審美自由觀研究 | 中國文學 | 陳海靜 | 人文學院 | 
   
    | 14 | 魏晉風度的基本形態及其嬗變邏輯研究 | 中國文學 | 朱海坤 | 美學文藝批評研究院 | 
   
    | 15 | 當代城市新移民的文化認同研究 | 馬列科社 | 李燕燕 | 馬克思主義學院 | 
   
    | 16 | 基于金融風險壓力的中國央行非線性貨幣政策規則研究 | 應用經濟 | 姚雪松 | 經濟學院 | 
   
    | 17 | 數字普惠金融對我國農村家庭脆弱性的影響研究:理論機制與實證分析 | 應用經濟 | 楊文 | 經濟學院 | 
   
    | 18 | 社會生態心理學視角下本地居民與外來人口的群際關系:改善因素與社會心理機制 | 心理學 | 張笑笑 | 教育學部 | 
   
    | 19 | 災后應激心理反應的眼動脫敏干預及其機制研究 | 心理學 | 陳玉明 | 教育學部 | 
   
    | 20 | 新型冠狀病毒疾病(COVID-19)成年感染者愈后居家體能康復訓練方法研究 | 體育學 | 王曉東 | 教育學部 | 
   
    | 21 | 碳減排政策組合創新及優化路徑研究:基于市場驅動的視角 | 管理學 | 潘燕春 | 管理學院 | 
   
    | 22 | 基于社會偏好的供應鏈企業社會責任激勵研究 | 管理學 | 張慶宇 | 管理學院 | 
   
    | 23 | 犯罪化背景下輕罪制度研究 | 法學 | 尹露 | 法學院 | 
   
    | 24 | 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法律合作機制研究 | 法學 | 黃煒杰 | 法學院 | 
   
    | 25 | 重大突發事件中喪親人群的網絡化哀傷干預效果及機制研究 | 社會學人口學人類學(含民族學、宗教學) | 唐蘇勤 | 法學院 | 
   
    | 26 | 新媒體時代深圳打造和諧群際關系的具體路徑與干預示范研究 | 新聞學傳播學 | 任玉琛 | 傳播學院 | 
   
    | 27 | 青少年網絡游戲成癮的預防策略研究—基于免疫接種理論 | 馬列科社 | 何建平 | 傳播學院 | 
   
    | 28 | 數字媒體時代的新聞學理論創新路徑研究 | 新聞學傳播學 | 常江 | 傳播學院 | 
   
    | 29 | 制度優勢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的實現機制研究 |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 | 陳科霖 | 城市治理研究院 | 
  
 
 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“十三五”規劃2020年度一般項目、青年項目擬立項名單公示
 (http://www.gdpplgopss.gov.cn/tzgg/202010/t20201014_1057415.htm)